我叫藜麥,大家可能對我的中文名字不太熟悉,其實我在國外可是如雷貫耳,我的英文名叫“Quinoa”,讀作“Kin-wa”,相信有些朋友已經知道我是誰了。
我的老家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祖祖輩輩在那里生活了7000年。我們族中留洋的成員很多,同樣的,我也踏上了留洋的路程。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被相關科研人員引入進了中國,但因為各種原因和條件限制,直到2008年我才正式在中國的山西省定居。
我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雖然一路上走得很辛苦,但心里卻覺得非常值當,這里更有熱愛我的父老鄉親以及適合我生存的山水土壤。
我耐寒、耐旱、耐鹽堿、耐瘠薄,不需肥料也能旺盛生長,平時喜歡生活在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適的高度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區。成熟后,我的穗部類似高粱穗,可呈紅、黃、紫等五彩斑斕的顏色,美不勝收。
今年是2022年,仔細一算,我已經在中國居住了14年。這14年里,我在中國走向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藜麥種植面積約30萬畝,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河北、青海、山西、云南、新疆等地,年總產量 3.3 萬噸,已躍居世界第三位。
這14年來,中國農科院、山西農科院、河北農科院、甘肅農科院、青海農林科學院等農業科研機構還有諸多中小商業企業紛紛開展了對我的跟蹤研究和商業化推廣,種子培育從零起步發展到了十余個品種,初步形成了一個科研持續深入、種植興趣高漲的可觀局面。
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大家對我的深加工程度也逐漸提升,目前已經開發出了藜麥面粉、藜麥代餐、藜麥酒、藜麥面包、藜麥牛奶等多種產品。
相信未來有一天,我將會成為中國人民餐桌上的???。